來源: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2022-07-06 09:11:44
高27.4米,重420噸,直徑3.8米,采用水煤漿水冷壁氣化爐,煤種適應性好,氣化溫度不受耐火材料限制,可達1600℃或更高,氣化反應速度快,碳轉化率高,能夠消化高灰分、高灰熔點、高硫煤,實現原料煤本地化——這就是潞安化機研發制造的晉華爐3.0。方寸之間,濃縮著獨特的結構設計和制造工藝。
“這是我們和清華大學合作研發的成果,實現了一次點火、投料、并氣成功。晉華爐的誕生,在氣化這一煤化工領域最關鍵技術節點取得了突破,意義非凡。”晉華爐分廠廠長郝曉東,言語間透露著自豪,在晉華爐分廠干了3年的他,也見證了這幾年潞安化機加快創新升級的發展步伐。
2006年,潞安化機研發制造出第一代晉華爐,2011年第二代和2016年第三代晉華爐相繼投入市場。2016年晉華爐3.0在豐喜投用。
如何使技術成果進一步推廣應用,在市場上得到認可?潞安化機的答案是:注重品質創新、化成價值創造。
多年來,潞安化機將科技創新放在企業發展的首要位置,逐步發展成為全國最具競爭力的化工裝備研發制造基地。特別是去年以來,以集團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為統領,潞安化機在科技創新機制創建、科技創新平臺組建、創新人才培養、創新項目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體系運行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富有 “化機特色”的創新之路。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潞安化機順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要求,堅持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以市場為導向,解決行業內的核心關鍵卡脖子技術,同時加快省級研發平臺向國家級研發平臺的躍升,切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好研發投入與產出的“精細賬”。進一步建立完善了科技創新運行及管理機制,在創新組織體系建設、創新激勵機制建設和創新評價體系建設等三個方面,制定并優化了 《技術管理委員會管理辦法》《技術創新管理辦法》《科技成果獎勵辦法》《技術創新綜合考核評價管理辦法》等14項科技創新管理制度,推動公司科技創新工作扎實推進,并入選了全國“科改示范企業”。同時,組建了煤氣化技術與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試點企業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及煤化工壓力容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省煤氣化裝備技術院士工作站等6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并分別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創新先進企業、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稱號。獲中國氮肥甲醇行業AAA級信用等級企業、中石化行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創新團隊獎。
晉華爐入選工信部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名單、“科創中國2021全球百佳技術轉移案例—最佳產學研合作與區域科技經濟融合案例”,榮獲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金獎、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成果獎”一等獎,品牌價值6.27億元。通過PCT獲得美國、日本、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等12個發明授權,先后入選國家發改委第二批 《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工信部《氮肥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推廣的先進適用技術、“科創中國2021全球百佳技術轉移案例—最佳產學研合作與區域科技經濟融合案例”、工信部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國家2022版《現代煤化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和《合成氨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重點推廣的煤氣化技術。
只有企業在研發投入上“底子”厚,才能在擔當創新主體“底氣”足。潞安化機每年制定研發經費計劃并全面跟蹤管控,保障資金的使用效能。“近三年研發經費投入分別為11947萬元、16830萬元、22420萬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居行業前列,有力的支撐了企業各項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公司總工程師仙運昌告訴記者。與此同時,潞安化機在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減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投入補助、研發平臺獎補、知識產權獎補等方面享受了很好的科技優惠政策。近三年年均獲得補助6072.23萬元,在鼓勵企業科技創新熱情的同時,進一步充實了企業的研發經費,形成了良性循環。
以市場為導向,潞安化機根據行業市場需求和企業戰略規劃,每年設立數十項企業級研發項目,同時積極申報開展省級、國家級重大科技研發項目。近三年共開展省部級及以上研發項目3項(其中國家級1項),企業級研發項目91項。“通過3項省部級研發項目的開展,增強了企業的研發實力和產品競爭力,促進了我國先進煤氣化技術和金屬復合材料制備技術的發展,并獲批為山西省首批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企業。”公司總工程師仙運昌說。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知識產權本身并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必須將知識產權產業化,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潞安化機制定了知識產權管理實施辦法,對知識產權進行了規劃布局,配備了相關的工作人員,定期組織知識產權申請、維護等方面的培訓,目前在設計、制造、檢測、運輸、維護等壓力容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內布局并獲得了474項國家專利,專利總數居行業前列。同時,制定行業標準7項,發表學術性論文98篇。
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實現企業高質量創新發展,歸根結底要靠科研人才。潞安化機堅持以科研項目歷練和培養人才,聘請行業知名專家、教授前來講學,提高人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近年來累計培養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高級職稱36人,中級職稱202人,中高級技術人才773人,并引進3名博士后研究人員。”公司副總經理王云峰說。
如今,潞安化機憑借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突出成績和對地區及行業發展的重要貢獻,獲得了第46屆日內瓦國家發明展金獎、山西省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企業、第16屆首爾國際發明展金獎、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獎、中國氮肥甲醇行業專利特等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特等獎等多項省部級獎勵,得到了學術界和行業領域的充分肯定。
創新一子落,發展滿盤活。在晉華爐生產車間,工人師傅們正在如火如荼地生產作業。“晉華爐制造工序分九大步驟,包括下料、卷板、組對、焊接到熱處理檢測等。其具有制造材料成本低、環保、能夠長期穩定運行等優點,一臺晉華爐的運行周期為288天,設備長期穩定運行可為企業帶來更多經濟效益。”郝曉東說。一流的技術和精湛的設計使晉華爐在市場上備受歡迎,目前,晉華爐已成功出口至國外,首次實現了我國自主煤氣化技術在海外商業化應用。近年來,晉華爐累計新增銷售額30.4億元,新增利潤9.12億元。
未來已來,唯創者先。潞安化機將貫徹落實集團“堅持效益導向,強化經營意識,構建‘算賬’文化,以盈利為中心,以效益論英雄,向改革要利潤,向管理要效益,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精神,構建科研項目的“算賬”機制,清晰“投入、產出”概念,做好科研經費的使用效能。同時,著力強化創新主體地位,加大創新激勵力度,將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創新動能。
(文/圖 丁丁 都思琦)
責任編輯:郝佳麗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